杜卡资讯:中央广播电视台精品节目全球推介法国站

发布日期:2019-12-26 15:55
分享到:

本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节目全球推介法国站系列活动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办。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陈文雄,法国莫城(Meaux)市长、前国务秘书科佩(Jean-Franois Copé)等嘉宾百余人出席活动
 
作为会议接待方之一,杜卡巴黎分部的小伙伴们全程陪同,并有幸见证了中国优秀文化作品对外输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快跟随杜卡的长镜头,围观一下本次系列活动的精彩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节目全球推介活动通过举办沉浸式光影展、媒体交流论坛、海外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向海外主流观众介绍总台精品节目内容,提升总台海外品牌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内涵精髓。

为显示对本次活动的重视,法国政府为前期宣传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戴高乐机场,在巴黎的街巷,随处可见这次活动的海报。中国古代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与埃菲尔铁塔合二为一。


活动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主题,旨在向法国主流社会推介总台精品节目内容,传播优秀中华历史文化,促进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在本次活动中举行了全球发布仪式。

《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短小的篇幅、新颖的视角、生动的叙事、唯美的影像、精良的制作,获得了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广泛好评。

这一部以制作“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作为追求与使命的纪录片,从中国现存可移动的上亿件文物中,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100件文物作为中国文明的信物和载体。以每集5分钟的短片形式,用100个5分钟带领观众穿越千年,以全新视角认识理解中华文明。

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纪录片重点呈现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唐的25件国宝,持续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继续以新鲜的视角、生动的叙事、精良的制作,向观众释放中华文明之美。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中华文化以其深厚历史积淀和优雅特质,激发着法国公众的好奇心和推崇。同样,法国作家和艺术家的传世之作,也深受中国人喜爱和赞赏。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两国长期以来彼此欣赏,互学互鉴,成为不同文化交流对话的典范。

莫城市长、前国务秘书科佩对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来法推介表示热烈欢迎,并祝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节目推介法国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现场举办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第三季发布仪式,从魏晋南北朝到唐,25件国宝将在本季节目中陆续登场。纪录片导演及主创团队也与法国受众分享了创作理念和经历。

节目总导演徐欢说道:十年前,我们制作了十二集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今天我们带来了《如果国宝会说话》。让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们,从全球视野中去了解他们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曾经发生过什么,那些先于他们而存在的人们,有着怎么样的眉眼和微笑,他们热爱什么,他们创造了什么,他们留下了什么。要把他们创造的美,继续传承下去。”

活动现场还首次以沉浸式光影展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精彩内容。光影展以“移一座仙山到巴黎”为主题,在400平米空间内,通过实体搭建、3D投影、声效和互动装置的相互配合,将纪录片中的国宝—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艺术化地展现在现场嘉宾和观众眼前,漫步其中,仿佛走入山间,近距离感受国宝的魅力。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多场配套活动,总台CGTN法语频道主持了“中法文化交流轮坛”,与法国罗丹博物馆、赛努奇博物馆馆长和法国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席的共同讨论博物馆合作和文化遗产交流。来自戛纳电视节、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法国电视台等机构的行业代表也参与了当天下午举办的“活着的过去,传统的未来”纪录片主创研讨会。

此外,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吸引到场嘉宾和观众长时间驻足。观众可通过《如果国宝会说话》磁力贴组合法语字母,拼出西汉错金铜博山炉的造型。

巴黎华人议员陈文雄、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欧、法国当代艺术基金会主席贝尔纳蒙菲朗、赛努奇博物馆馆长埃里克•勒菲弗也出席了当天的发布会。


法国TV5,费加罗报、巴黎竞赛报、KOI亚洲文化杂志社等数十家来自法国的媒体报道了这次盛会。杜卡巴黎总负责人李琳琳带领团队坚守岗位,出色的服务得到了与会各方的好评。


会后,央视主持人还在朋友圈特别感谢了杜卡团队的大力支持。

看到这条朋友圈的瞬间,杜卡团队明白:所有的遇见,都是美好,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Duca Travel,你确实值得拥有!